南都讯 “开盘折扣您来定”、“双十二一口价购房节”、“年终折上折优惠”......年末深圳开发商集中推货,各楼盘为了揽客也是各出奇招。
据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数据,截至12月11日,今年深圳全市共计新增了约6.42万套商品房,总获批面积约为657.23万平方米,较2017年全年增加了10%。其中约3.62万套为住宅房源,占比56.3%,与2017年全年相比,数量亦增加了7.8%。
住宅供应三年内首次增加
从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统计的规土委数据来看,2015年深圳住宅批售套数曾达到6万套以上,此后因为供应不足迅速下跌至2016年的4.5万套左右,2017年开始囿于调控等因素,批售的新房数量再度减少至3.5万套左右。
而2018年住宅供应套数和占总供应量的比重,则是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增加。
对此,世联集团华南市场总监沈柱灿认为,除了开发商年底需要冲量回流资金,近期入市楼盘数量大增,或许也预示着,政府预售证审批有所放开。
南都记者翻查深圳规土委官网了解到,今年深圳的住宅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之后,尤其11月底十数个项目集中入市,背负着回款和销售目标的各大开发商,纷纷大批量推出新房源,11月最后一个星期就有近万套住宅房源入市。
分别在11月末推出3337套、1240套新房源的万科星城河华强城两大相邻网红盘,还因为两者房贷利率的差异,引发了一波席卷整个深圳楼市的房贷利率维权潮,受到全国关注。
来自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深圳新建住宅获批预售的面积达到了115.96万平方米,新入市的住宅面积为95.14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是2017年以来的月度最高值。
不过,深圳中原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玉家雄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现在政府对房价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目前也看不到什么诱因,会让政府在此时放松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房价管控才获得的成效。”
玉家雄分析称,此前开发商确实希望能在预售价格上与政府博弈成功,但直至年底,发现价格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后,才在资金压力下申请预售证,因此应该并非政府预售审批放开的原因。
春节前成交仍有小幅回升
据了解,出于自身资金压力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原因,年末新入市的楼盘也多数打出了促销牌,甚至有不少楼盘祭出了首付分期的优惠方式。
预计本周末开盘的深国际和风轩,12月7日获得预售证后,便开始大肆宣传其优惠政策,即通过朋友圈投票的方式,决定客户所获得的购房优惠,票数越高折扣越大,最高优惠甚至可达5%。其余项目包括卓越中寰、远洋新天地、奥园翡翠东湾等项目,也均给出了赠送精装修、某企业员工折上折、首付分期等不同程度的优惠。
而在价格优惠、供应量大增的刺激下,深圳楼市也终于稍显“暖色”,成交量出现环比增长的迹象。
据深圳规土委官网数据,在11月深圳新房成交量不足2000套的情况下,仅12月1-9日新房网签的成交量就已过千套,达到1098套,整体均价则比11月份下降了0.59%,为53760元/平方米,不过该数据或存在11月末销售网签成交滞后的影响。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预计,基于开发商在加快获取预售证的速度,预计农历春节前深圳全市一手住宅的网签量仍会有小幅的上升。
(见习记者 黄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