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做学生的时候,教授们说看一本书有没有学术价值,要先看该书后面的参考文献和索引。丰富的参考文献说明该书是在广泛阅读这一课题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写的,而索引表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
拿到吴秋文先生厚厚的《从哥伦布到彭定康》一书时,随手就翻到后面的参考文献和索引,长达50余页。这无疑是一本写作态度很认真的书,一本很专业的书。
如果把香港回归算作殖民主义的“经典落幕”仪式,离今天不觉也已20多年。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殖民主义似乎早就死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束后全球民族国家的纷纷独立,殖民主义已经成为历史。从那以后,研究殖民主义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吴秋文先生的这本书,读起来却别有新意。
首先,是该书写作有一个新的背景,就是香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撕裂、街头暴乱、颜色革命和重整秩序、重建社会。对于一个一直在内地生活的当代中国人来说,香港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爱憎是分明的,是非是清楚的。但对于香港居民来说,却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相互裹缠。只有像吴秋文先生这样一个几十年都在深港两地工作和生活的人,才深切了解其复杂性。作者认识到“去殖民化”是问题的关键,而这个问题已经在全球前殖民地国家在民族独立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反复出现过,是一个世界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梳理殖民主义的历史,从一个更大的视野反观香港,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历史原因,也可以发挥在香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纷纷从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化,世界各地的面貌相继被改变。但我们经常只看到物质文明的一面,只看到殖民建筑历史遗迹,却很少去思考其中的血泪、屈辱和斗争。殖民主义的历史,伴随着掠夺、榨取、杀戮、战争、不平等条约、种族歧视、文化输入和同化。
殖民主义带来了殖民文化,其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殖民文化依旧在香港存在,像挥之不去的幽灵。吴秋文在书中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记述了去殖民化的艰难,以及给香港社会带来的危害。尽管出于对历史遗迹的尊重,香港保留了大部分港英统治期间的遗迹,但百年的教育、国际大港的角色和与内地有差异的治理方式,在塑造香港社会文化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社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身份认同,动乱期间香港的社会撕裂,就是香港居民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冲突。“去殖民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塑造香港人的国家观念。作者在书中指出:“‘去殖民化’只是去除殖民相关的内容或成分,从来没有任何国家、地区、政府、民族去掉了自己的思想、文化、传统。恰恰相反,‘去殖民化’实际上是对于自己国家、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寻回、修复、重生、发展。香港回归之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保持制度不变,并不是说港英殖民时代留下的殖民残留也要不变,这种残留如果是有害的,那么不可保留,如果是有益的,那么还要继续坚持,发扬光大”。毋庸置疑,香港将长期还是多元社会,中国政府对培育香港的文化身份认同方面,采取的是“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就是“爱国爱港”。在新的形势下,香港特区近期完成了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香港将更加繁荣稳定。
作者还将殖民主义及其文化的影响扩展到当今世界,记述了发生在近期美国明尼斯达州阿波利斯的哥伦布雕像被推倒的事件,以及由民族主义引发的系列破坏事件。这让我们有更大的想象。一直以来,“西方中心论”似乎是牢不可破的,但其负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而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民主建设,还是抗击疫情,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制度自信,使香港“去殖民化”更加顺利,香港人民更有归属感。因为,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所说“中国好,香港更好”。
吴秋文先生毕竟是长期在传媒工作,这一职业特点也充分体现在这本书上。统观全书,绝大多数的文字是朴素、严谨的记述,只是在后几章有精到的评论。插图多达两百多幅,可读性颇佳,资料性极强,很有收藏价值。
(钟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