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深圳楹联征集活动引来各路楹联高手,评选阶段竞争十分激烈。最终在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深圳市楹联学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春联研究院智库专家团队等专业评审及主办方代表反复讨论推敲下,从投稿的11103副楹联作品中,精选出“年度十大楹联”,以及“深圳主题佳联”“人文传承主题佳联”“最佳创意楹联”“网络人气春联”等单项奖。
深晚记者第一时间独家采访到“年度十大楹联”一等奖得主李晓和其他获奖选手,听他们分享参赛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过程。
“年度十大楹联”一等奖获得者李晓:坚持我手写我心
挺起时击叩风云,看端直坚刚,初节初心凭立地;
至高处是为梦想,对星辰大海,一砖一石亦量天。

本次的一等奖获奖楹联,令多位专业评审眼前一亮、大为赞叹。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李培隽点评称:“这副楹联题的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思想高度和艺术特色非常明显,拟人喻物,托物言志,充满了哲理。”
创作者李晓,来自云南。说起多年创作心得,李晓坦言“坚持我手写我心”,找到一个打动自己的点作为切入,有了真情实感支撑,这样的作品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包括本次参赛,创作之始,就想到把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拟人来写,亦楼亦人、亦人亦楼,写出深圳人的精气神来。“为此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包括建筑结构,于是我找到了初节、初心两个词作为平安金融中心‘立地’的凭依。有了‘立地’,便自然有了向天空挺进的构思,结合其高度,我在思考它为什么会那么高,后来想到了梦想,人也一样,每个人的能量就好比一块砖石,千万块砖石垒起来就是为了追求我们共同的梦想,所以下联也就相应成型了。”
“年度十大楹联”二等奖获得者王小满:深圳玩楹联的都很年轻
兔生明月开新岁;人在春风即少年。

▲王小满
创作者王小满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深圳某知名金融机构就职。他认为“在深圳有个很明显的特点,玩楹联的人都非常年轻,所以给这个圈子添了很多蓬勃的朝气。”本次参加2023深圳楹联文化活动,王小满感受最深的就是活动规模和内容都远超预期:“一是征联的主题比较广,给应征联家的创作空间大;二是评选的维度也很丰富,还单独设立了创意、种子奖(青少年)、网络人气等不同奖项,可以说是征联界的万花筒。希望在未来,传统楹联也可以成为年轻深圳的一张名片。”
谈及自己的写联灵感,王小满表示,“兔年将至,传统上常用兔毫蘸福、兔耳簪春之类,我这次本拟用玉兔号登月之说,后拘于七言,还是凝练为‘兔生明月’,源自欧阳修:兔生明月月在天。七言讲究小类工对,但兔对鹏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就用了‘人在春风’。这种春风得意的‘少年感’本身也是深圳带给我的感受。”而他本人最欣赏的获奖春联是这副:斗柄回寅催律转;春风点卯唤花开。“作者以‘春风点卯’可谓雅俗共赏,而且富有画面感,非斫轮老手不办。”
楹联“种子奖”获得者杨鹏程:高兴得快飞起来了
大鹏虎虎乘风去;小兔乖乖送福来。

6岁的杨鹏程就读珠光小学,是本次获奖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据其指导老师刘红艳介绍,小鹏程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从小就教他背《笠翁对韵》,一开学又报了楹联社团,每天在班上还跟同学玩一字联、两字联、三字联的对联游戏。
“我经常鼓励孩子们把参赛当练手的机会,尤其是家门口的赛事,更不能放过。孩子们从投完稿就眼巴巴等结果,网上一公示,看到获奖孩子高兴得快飞起来了!逢人就说,还让大家帮他投票。”从教30年并扎根联教工作的刘红艳总结心得体会,“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语言很丰富,童言童语,彰显童真童趣。指导孩子写联,要鼓励他们放开想像,个性化表达,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老师点拨时忌牵得太紧,忌拔得太高。”
这次参赛,刘红艳给低龄孩子点题写兔年春联,杨鹏程顺口就来了一句:小兔乖乖送福来。但下句却迟迟出不来,想了十几种小动物,都没对好他的小兔。“我提醒了一句,你可以对你自己的名字进去呀!就这样,磨了好几天,才有现在的句子。”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