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防开展大型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演练。
今年9月7日,超多项历史极值的一场超强暴雨夜袭深圳,5000多名消防救援人员经过12小时高强度救援,营救、疏散被困人员600余人,转移市民1600余人,全市无人员因灾死亡。这次救援,只是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以下简称深圳消防)改革转制5年来综合救援能力极大提升的一个缩影。
改革转制以来,深圳消防不断健全基层消防治理“防救”两套体系,换来市民实实在在的安全感。5年时间里,深圳消防共接警出动超10万起,营救疏散被困人员3万余人,抢救财产价值超6.9亿元。
结合深圳基层消防治理痛点,健全火灾预防体系
深圳人口密度大、建筑体量大,城市消防安全治理压力显著。改革转制后,深圳消防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力量断崖式下降,在编消防员与常驻人口配比仅为0.76人/万人。与此同时,消防职能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综合救援和社会救助任务更加繁重,基层消防治理体系亟待重构。
5年来,深圳消防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健全基层消防治理“防救”两套体系,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消防安全发展新路子。
在火灾预防体系方面,深圳消防依托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所、街道办事处打造基层消防监督执法“三驾马车”:由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督促指导行业部门、街道、消防救援所开展消防工作,具体负责监管全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同时发挥全市78个街道消防救援所“枢纽”作用,抓好监督检查、投诉核查、消防宣传、火灾调查等监管工作,对辖区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外的一般单位实施监督检查;此外,通过将涉及“八类场所”的26项消防执法事项委托给街道办实施,提升街道消防监管效果。
打造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健全灭火救援体系
一手抓“防”,一手抓“救”。在灭火救援体系方面,深圳消防深化“五分钟消防救援圈”建设,实现“布得密”“调得快”“灭得好”,提升队伍整体灭火救援效能。
深圳消防按照“一社区一站点”原则,打造“82个中心站+442个小型站”的快速救援体系,火警到场平均用时从14分46秒减少到接近5分钟;同时全面推广“一短三快”初战救援机制,将全市小型消防站纳入119指挥中心直接调度,接报火警平均立案时长已缩减至45秒。
此外,深圳消防按照“统管、统训、统战、统调”的队伍建管模式,深入推行小型消防站作为灭火救援执勤点、防火巡查落脚点、宣传工作着力点、按纲建队延伸点、密切群众共建点和消防形象展示点“六个定位”建设,延伸基层消防治理触角。同时,结合“全灾种、大应急”职能转变,建成特殊建筑类火灾、石油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等七类专业救援队伍,逐步构建起“鹏消”专业队伍体系。
基层消防治理体系初见成效,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10月12日,全国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推进现场会在深圳召开,深圳基层消防“三驾马车”治理模式广受好评。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力量检查、巡查单位场所165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8万余处,立案查处1761宗。深圳5项主要监督执法数据位列全省第一、3项位列第二,基层消防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深圳消防仍在积极创新消防救援能力建设路径。借助深圳科技创新优势,深圳消防按照“1+2+N”科技创新体系,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联合深圳城安院打造“城市热灾害实体仿真实验室”“深圳市消防科技创新实验室”,同时与供电局、比亚迪公司、中航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为数字消防建设提供“深圳智慧”。此外,依托“志愿之城”优势,深圳消防发展注册消防志愿者超15万人,年均开展志愿活动8000余次,进一步将消防宣传落到实处。
未来,深圳消防还将从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防范化解重大消防风险等5个方面,不断加快推进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方都市报|文/焦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