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非虚构与公共传播价值”:2023年度中国非虚构写作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开幕。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南周书院、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超级媒体实验室共同举办。
参会嘉宾合影
研讨会以“非虚构与公共传播价值”为主题,邀请了深耕于非虚构领域的作家、主编、学者,在中国叙事的理论框架下,围绕全媒体时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新问题与新发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杨洸在致辞中表示,非虚构写作能够为我们展现一个更为丰富、立体、多元的世界。她指出,当前的媒介环境中,非虚构写作面临着信息失序和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但也有新的机遇和可能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探讨非虚构写作的品质和深度,如何利用新技术丰富叙述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传播。
杨洸致辞
南方周末副主编肖华致辞表示,新闻易碎,故事长存。她指出,非虚构写作帮助每个人去发掘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成为每一个人认识世界和书写世界的方式。寻找意义,对抗时间,没有什么比非虚构更好,期待一同从非虚构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肖华致辞
非虚构的力量:记录时代,保留记忆
“名家论坛:非虚构的力量”由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主持,非虚构作家南香红、非虚构作家杨潇、“故事硬核”主编杜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对谈。三位非虚构写作者围绕非虚构的概念、非虚构的力量等焦点,分享了自身与非虚构写作结缘的经历,并就非虚构写作的标准展开讨论。
在提及创作感受时,南香红老师分享了“细菌战”系列作品的写作经历和自己的认识,她谈及战争中的个人记忆和战后创伤疗愈,希望能“把记忆留下来,让各国的人关注这件事情,了解事实”。杨潇对于记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特别好奇记忆的形状、记忆的纹理”,“会花很多时间描摹记忆的形状”。杜强强调非虚构是保留记忆最佳的手段,希望能通过文字保留更多有价值的集体记忆。
“只要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卫毅借用《长安三万里》进行总结。他说:“只要我们还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述这种记忆,它就不会消失或者消失得慢一点。这可能也是我们今天面对面交流的意义所在。”
非虚构平台的发展:如何生产好故事
“主编论坛:非虚构与公共传播的价值”于当日下午举行,网易人间工作室总监沈燕妮、谷雨工作室编辑总监赵涵漠、正面连接创始人曾鸣参与对谈。主持人复旦大学张志安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三位主编围绕“如何生产好故事”这一主题,从故事、流量、边界、可持续四个方面,分享他们所在平台的操作经验,探讨生产好故事的模式和价值联结等要素。
关于好故事的内核,赵涵漠分享了两点,一是情感上的普遍性,二是特殊性,需要有较为极致的故事张力。沈燕妮则从网易人间的UGC特性出发,她认为,只要故事中包含真诚与真实,并且能将之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篇很好的稿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被书写的故事”。而曾鸣从作者角度出发,先了解作者感兴趣的是什么,再去思考如何找到好故事、好选题。
当故事成了非虚构作品之后,流量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曾鸣分享:“流量依然很重要。有流量的时候才可以不在乎流量。”但他仍然强调作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他认为文本和题材上的新尝试是非虚构的生命力所在。赵涵漠则认为,流量多少对平台而言差别不大,但对作者很重要,因为流量会给作者带来正向反馈。而另一方面,当流量不好的时候,“同行的反馈也能给作者极大的鼓励。”张志安老师对此进行总结:“一是对流量理性看待,二是在流量的评价之外,要保留专业的评价。”
非虚构学术讨论:从概念到实践,情怀很重要
在随后的学术论坛中,陕西师范大学刘蒙之老师、南京大学庄永志老师、北京大学张慧瑜老师、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胡世鑫作了与非虚构的情感问题、非虚构概念、非虚构写作实践和非虚构叙事等主题相关的报告。
复旦大学陶建杰老师对报告进行评议,他指出,报告中提到的“文学性新闻”一词,可能较为符合新闻语境下的非虚构写作的概念。他总结了可以从对社会的理解、新闻的操作要求、实际训练和学界业界互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非虚构写作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情怀很重要”。
论坛期间,研讨会还公布了来自现场嘉宾、青年记者社群青黄相接、公益新闻社群深度训练营、资深编辑推荐的2023年度非虚构作品,共23篇。
文:梁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