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主办、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深圳市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国放鱼日)暨全国水产科技周启动仪式,在深圳盐田水产码头举行。
香港渔农自然保护署、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香港、澳门渔民渔业相关协会,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和学会,涉渔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市民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参加人数为历年之最。
休渔放鱼,规范民间放鱼行为
在深圳盐田水产码头的放流现场,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以确保每一条鱼苗和每一只虾苗都能安全地进入大海。据了解,增殖放流是通过人工方式投放适合该公共水域生存的水生生物,如鱼、虾、蟹、贝类的亲体和苗种,对补充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休渔放鱼,对规范民间放鱼行为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本次活动共放流了90万尾真鲷鱼苗和花尾胡椒鲷鱼苗、500万尾长毛对虾苗,放流鱼虾苗均经过深圳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检疫合格。活动还放流了1只玳瑁和2只绿海龟(玳瑁为野生救护,绿海龟为人工繁育)。
据统计,从1987年开始至2023年,深圳市级部门累计组织投放了虾类41356.11万尾、海水鱼苗2945.63万尾、贝类花蛤196吨、扇贝2500万粒、鲍鱼47.4万粒、中国鲎120只、拟穴青蟹5000只。
守护生态,多举措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
目前,深圳正全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积极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保护海洋生态资源是其中重要一环。在持续采取增殖放流等系列举措的同时,深圳还建成了杨梅坑、鹅公湾、东冲-西冲三个人工鱼礁区,涉及海域面积超700公顷。同时,深圳市严格落实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并在全国创新设立了深圳湾禁渔区,使深圳的渔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重现了鱼鸥翔集,候鸟迁徙的美丽图景。
在全国放鱼日之际,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呼吁,严禁未经审批私自放流,选择适合的物种和数量进行科学放流,避免不当放流带来的生态风险,大家共同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
(通讯员:黄璐 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