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行30年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召开。会议介绍,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共向粤港地区输送电力9597亿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达3145亿千瓦时,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994年商运后在其基础上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目前大亚湾核电基地三座核电站六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12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压水堆核电基地之一。
据介绍,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机组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9597亿千瓦时,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近216万公顷森林,面积可覆盖11个深圳或20个香港,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大亚湾核电站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中,大亚湾核电站2台机组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334.94亿千瓦时,输送香港的电量累计达3145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大亚湾核电发布的全国核电行业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显示,大亚湾核电基地范围的陆地和周边海域的动植物种类超过了200种,其中包含国家二级保护的石珊瑚种类15种。据自然资本核算结果显示,1994年商运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运营期内自然资本总价值已超过4200亿元,远超生产运营净成本。
大亚湾核电站与自然和谐共生
此外,大亚湾核电始终坚持“责任透明”的品牌基因。从1994年投产之日起,大亚湾核电每年均向外界通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情况;建立全国第一个“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专题网页,定期向社会公开核电站运行情况及环境监测数据等,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大亚湾核电站开工纪念日打造的中广核“8·7公众开放体验日”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全国核电行业认可的知名品牌活动。
在商运30周年之际,大亚湾核电站30年大修也于近日顺利完成。作为中广核核电运营领域的“一号工程”,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实施了近200项技术改进,包括重大改造项目14项。其中,作为核电站“神经中枢”的DCS系统(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是全球首台在役M310堆型(大亚湾核电站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模拟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应用了中广核自主知识产权的DCS平台,并全部采用国产化设备,推动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实现从传统模拟控制向数字化控制的转型,打造了DCS国产化改造的样本。
蒋兴华表示:“站在投产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传承老一辈核电人创业精神和光荣传统,永不自满、永不气馁、永不僵化,再创新辉煌!继续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当好核电运营的先锋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将大亚湾核电打造为新时代核电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