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的专注、课后的关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总有班主任忙碌的身影他们的日常是无数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瞬间。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用镜头对准来自深圳的十位班主任在爱与责任的故事中看他们如何诠释教育的温度。
50万字书信激发生命潜能
“金老师,您教给我的人生哲理比知识本身还重要!”这是学生写给金玲的书信。
临近预产期时,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金玲收到了所带班级全体学生送来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日记。日记里是学生们写给她的书信,他们或表达对她的感谢,或表达自己努力的决心。
在18年的教育生涯中,金玲坚持通过书信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书信文化。
多年来,她给学生写信达50万字。班级建立之初,她用一封封充满期待的书信开启与学生的遇见;班级管理中,她通过书信与学生展开心灵对话;针对学生们青春期的迷茫,她在书信中为他们指点迷津……正是这样的沟通与对话,激发出了学生们的生命潜能,帮助他们一步步接近奋斗的目标。
“回归生命!”金玲特别喜欢尼采发出的这句生命呐喊。她表示,当教师能够感动学生,使他们获得对生命的全新认识时,学习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其实教育没有那么复杂,教育就是把平凡的小事用正确的方式做好。”
教育是身体力行的感化、激发和点燃
如何让家校共育不只是一句口号?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王艳丹有别具一格的方法。她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策略,让家长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比如,王艳丹请高一学生家长走进班级分享“我的一天”,提前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高二时,她邀请家长同读一本书,将其提炼成家校共育论文;高三时,她邀请全体师生和家长参加“大声说出‘我的理想大学’”等活动,帮助学生找到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只有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艳丹眼中的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地感化、激发和点燃。她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挖掘其闪光点。
为学生成长种下“金种子”
在深圳实验学校教师刘琪看来,班主任不仅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职位,还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情感纽带。
“班主任工作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内容的丰富多样和鲜明的个性。”特别能够共情的刘琪深爱班主任工作。鼓励学生探索汉字的起源和意义、用小篆印章激发孩子书写汉字的兴趣、开展小组合作竞赛营造班级“爱语文”的氛围、通过古文社团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刘琪将爱国教育贯彻在每一件小事中。
无数个清晨,她与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古文;无数个课间,她与学生展开辩论。坚持换来收获,如今,学生不仅能流利背诵古文,还能就时事和身边事进行思考与探讨,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的未来成长种下“金种子”。
在小学部开放日课堂上,刘琪讲解的《少年中国说》一课还让家长感受到小古文与思政课结合的独特魅力。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吴珂表示:“因为知识被赋予了孩子所能理解的意义,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更有温度、更生动、更为立体和丰满。”
每一堂小古文课不仅传播知识,还传授美德。教学《逍遥游》时,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庄周的人生境界,刘琪将文中的鹏鸟和“鹏城”深圳联系在一起,梦想和现实彼此映照,文化自信的种子自然而然地埋在了学生心中。
用爱沟通、用心培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深圳小学教师白玲秉持的育人理念。在她看来,教育就是一段段精美的故事。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努力学习科学管理、智慧育人,培养一届又一届学生茁壮成长。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求真,白玲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有力抓手,同时注重家校共育,借助家长的力量和社会资源,实现全面育人的理想目标。
清洗地面、捡垃圾、当书城小义工……白玲希望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真实的社会,在了解过去、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自我,努力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抱负、有担当的好少年。
“用爱沟通,用情交流,用心培育,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教育情怀其实就是爱
“教育情怀,其实就是爱,爱就是情怀,没有爱哪里有情怀。”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龙岗区龙城小学教师邓曙东是家长最“放心”的班主任。他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班主任可以深度参与孩子生命成长,这是最吸引邓曙东的地方。在他看来,班主任既能够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还可以带领和参与孩子的许多活动中。
“和孩子们在一起,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我的心永远都是年轻的。有欣喜、有感动、有快乐、有幸福,这就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动力源泉。”邓曙东回顾3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邓曙东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与全部的爱心。邓曙东将自己定位为学生人生的引领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而他最看重的是“健康成长的服务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上,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为学生塑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所以,作为班主任,他要求自己做好正确的方向引领和服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做学生青春路上的同行者
“娟姐是个公平的人”“我们相信娟姐”……在学生心中,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教师王娟不仅是他们的班主任,还是他们的知心姐姐。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的热爱超越了职责本身。”王娟说。“同伴”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王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同伴。
每当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王娟不会训斥或责备他们,而是以平等的姿态主动跟学生沟通,让他们看到自己想要解决问题的真心,这样他们才愿意对她敞开心扉。
“学生来我办公室时都很放松,因为他们知道我会把问题‘截停’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帮助。”
王娟说,想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要成为他们的同伴,让他们相信老师会与他们一同前行。如今,这些信任和爱成为了她内心最大的财富,让她的心灵变得无比富足和充盈。
如果让王娟的学生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班级,那一定是“幸福”,因为班级氛围和谐、凝聚力强、师生关系融洽。但王娟明白,这种幸福建立在规矩和信念之上。她跟学生们强调:“你们希望我们班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就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她还会让学生们“寻找身边的美”,并通过小组形式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组织各类活动,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王娟感慨道:“要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宝藏,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挖掘出来。”
做学生的“解语花”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苑小学教师倪佳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因为父亲曾告诉她:“既然选择做教师,那就要做班主任,虽然辛苦一点,但能和学生走得近一点,能更了解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级管理的核心、家校沟通的桥梁。”
在倪佳看来,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守班主任职责,要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奉献精神。”倪佳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倪佳都会在课上、课下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并通过和学生、家长聊天,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这样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她可以有针对性地处理。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倪佳会仔细询问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她总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生们往往气冲冲地来、笑嘻嘻地回。
助力每一个学生蓬勃生长
宝安区荣根学校教师王丽琴当了36年老师,也做了36年班主任,对她而言,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一份责任、一份坚守。
王丽琴常说:“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她用亲和力和幽默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用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例子启迪学生的心灵。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一想到上学能见到王老师,就很开心。”这是班上不少学生的心声。她从不吝于夸奖学生,以此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王丽琴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和梦想追求。
王丽琴的班级宛如一座生机勃勃的花园,绿植与鲜花点缀其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她以花育人,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学会珍惜生命、感恩自然。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并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把“教书”和“育人”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
享受双向奔赴的教育
每天早晨,光明区光明中学教师钟杰会提前到班,与学生一起搞卫生、聊天,她喜欢这种生命在场的陪伴,更喜欢双向奔赴的师生感情。
作为初中班主任,钟杰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根据青春期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性别特点,开发出一套推动学生生命成长的班本课程。她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卷”进班级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及领导能力。此外,她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中。
“我通过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诚信、善良、守时的优秀品质。”
钟杰观察发现,身边人、身边事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于是,她与学生分享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与坚韧;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多年前,钟杰为学生写下21万字的成长故事,书名是《教育让希望重生》。如今每带一个班,她都会为学生们写一本书。“我要像于漪老师一样,一辈子当教师。”钟杰说。
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鹏新区大鹏第二小学教师伍宇红在大鹏这片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的第23年。多年来,她坚持活动育人,陶冶学生情操;以身示范,感化困境学生。在此过程中,她一直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向上生长。
心理活动是学生行为的基础,关注学生的心理,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伍宇红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的优点,点燃学生的进步之心,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性格内向的学生,我表扬他们文静秀气;性格外向的学生,我称赞他们活泼可爱;成绩好的学生,我肯定他们有潜力、有特长;学习吃力的学生,我赞许他们具有不轻易放弃的拼搏精神。即便学生有缺点,我也以赏识的眼光包容他们,想方设法点燃他们心中自信的火焰。”
就这样,伍宇红成了学生无话不说的伙伴。班里有个学生叫茜茜,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处于下游。经过耐心观察,伍宇红发现茜茜能写一手好字,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于是把当语文小组长的任务交给了茜茜。她在班里称茜茜为“小王羲之”,经常肯定和鼓励她,还把她书写美观的作业进行展示。茜茜不敢懈怠,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伍宇红深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时不在。在她的班上,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她必以身作则;禁止学生做的,她坚决不为。她以自己的言行取信于学生。
愿守初心化春泥,让我们为辛勤耕耘的广大深圳教师点赞!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