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主题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会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介绍了深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并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就如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优质创新生态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升级产业结构驱动高质量发展
肖祖平表示,深圳今年以来锚定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以“20+8”产业集群建设为主要抓手,全面深化工信领域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投资增长29.7%,在全国主要工业城市中名列前茅;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16万亿元、增长10.6%,占GDP比重接近45%;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近60%,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肖祖平介绍,深圳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今年已投入近1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技术改造,有效引导和拉动了全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5%。
同时,深圳抢抓低空经济与空天、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风口,推动这些产业集群前三季度分别大幅增长28.3%、27.8%和14.1%。
此外,深圳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按照5年至10年、10年至15年分类推进培育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等未来产业,推动这些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
在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方面,深圳着力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的大规模普及应用。
肖祖平表示,深圳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链式转型”“集群转型”,每年为约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目前,深圳已累计培育全球“灯塔工厂”2家、升级可持续“灯塔工厂”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个,国家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近百个。
布局产业“风口”夯实基础研究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许云飞在会上表示,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将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
许云飞介绍,深圳将推动河套合作区、光明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从原始创新到中试转换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同时,深圳将抢抓产业“风口”布局,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医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邵钢表示,深圳将持续完善全过程创新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邵钢介绍,深圳首次以特区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每年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三年已经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未来将进一步聚焦“20+8”产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实施“深研”规划。
同时,深圳将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灵活运用项目经理人、“业主单位”负责制等方式,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破解企业和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强化服务效能助力企业创新
肖祖平在回答关于如何通过提升企业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时表示,深圳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最快速度响应各类诉求,分类对龙头企业、创新性强的腰部企业、广大中小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数据显示,深圳今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预计突破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分别达1.1万家、2.1万家、2.48万家。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军在会上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李军表示,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以新提质、以质促新,积极发挥质量标准、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职能优势,助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质量支撑方面,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8条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质量强链工程。在知识产权方面,深圳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构建“五位一体”的海外维权工作体系。目前,已培育超过2100件高价值核心专利,今年1—8月,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16.35万件,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056件,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来源:广州日报 文/阮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