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东 > 正文

深圳文艺家丨张官贤:60多年,他用热情守护客家人对凉帽的眷恋

0
分享至

用竹篾编织出精致的帽箔

在帽顶中间剪出中空透气的圆孔

帽沿四周则缝上轻薄透气的打褶布料

炎炎夏日

戴上这样一顶甘坑客家凉帽出门

既可以避暑,又显得美观

而制作甘坑凉帽的工艺

就源自深圳的“凉帽村”

让我们跟随传承人张官贤

走近深圳甘坑客家凉帽的发展历程

甘坑客家凉帽是深圳客家妇女过去的常见装束,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缩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很少再在城市生活中使用凉帽。如今的凉帽,是一种怀旧的寄托和深圳客家文化的象征。

深圳甘坑客家凉帽的传承人张官贤说:“甘坑客家凉帽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希望能够将凉帽继续发扬下去。”

微信图片_20241104095718

1957年,张官贤出生在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的甘坑凉帽村(旧称凉帽山、凉帽厂)。凉帽村的村民大多不种田,而是以世代相传的凉帽技艺为生计。那时的深圳还叫作宝安县,凉帽村家家户户都做凉帽,张官贤的家庭也不例外。“我小的时候,六七岁就开始跟家里大人学做凉帽了。”

上个世纪60年代,凉帽厂建成,“凉帽山”更名为 “凉帽厂”。初中毕业后,张官贤在1972年加入凉帽厂,成为了凉帽厂的学徒。进厂后的两年,张官贤跟着厂里专门负责教学的师傅学习做凉帽的技艺。“当时师傅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最起码,要把凉帽做好,把艺术做好。”

  ▲张官贤编织凉帽
  ▲张官贤编织凉帽

凉帽的制作过程繁杂又讲究,总共需要四大环节、33个工序。首先,要辨别和选取好的竹材。“我们自己种单竹,种好了再砍来做凉帽,一般都是挑选两年的竹子。”张官贤解释道:“不到两年的竹子不够有韧性,比较软。把竹皮割掉后染上颜色,再用竹刀将竹筒破开,一根竹子要破出一百条竹篾,这就叫作‘破蔑’。”

竹篾破好后,就要编织凉帽的各个材件。编织好的材件需要用煮好的桐油涂抹后晒干,整个过程要重复两遍,最少要十几天才能完成。

最后,将各部分材件进行处理和缝合,才能做好一顶漂亮的凉帽。“33个工序,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工序,要各有分工。男人破竹、涂桐油,女人编织帽笪、缝帽布,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负责的工序。”

  ▲张官贤编织凉帽1
  ▲张官贤编织凉帽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靠着勤奋和祖传的技艺,凉帽村的村民通过生产和售卖凉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对当时的凉帽村村民来说,那个年代的凉帽是不愁销路的,只要做出来成品,就都能卖得出去。“我们把凉帽做好后,就骑单车带着凉帽到宝安县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会统一收购做好的凉帽,再分销到宝安县各墟和省内其他地区。”

轻便、美观的凉帽在物资尚且匮乏的年代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人们纷纷购买凉帽作为夏日做工的实用装束,或是赠送亲友的精美工艺品。凉帽生产最繁荣的时候,凉帽村每个月可以生产出4500顶凉帽,其中一半销往港澳地区,甚至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地区。

早年,深圳华侨出国都要带上一顶凉帽。它既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也是客家人实用的道具。放在家中摆设可以聊解思乡之情,戴在头上遮阳则能够免遭艳阳照射之苦。“马来西亚那一带,很多华侨都喜欢戴着凉帽做工,戴着凉帽上山采橡胶。”

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到来,“凉帽厂”正式更名为“凉帽村”,成为我国地图上唯一一个以古老工艺品命名的村落。

  ▲如今的凉帽新村,处处可见凉帽元素
  ▲如今的凉帽新村,处处可见凉帽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凉帽逐渐被搁置和遗忘。树林被砍倒,建起了耸立的高楼,田野被推平,修成了宽广的马路。城市化的发展,让人们习惯穿梭于高楼大厦间,不再需要顶着烈阳去上山下田。因轻盈实用而闻名的客家凉帽,在这个时代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一般在家里做工的、到山上砍树的、去菜园种菜的客家人戴凉帽比较多,”张官贤摇头说:“现在戴凉帽的人就少了很多,凉帽的销量也变少了。”

市场经济的引入让人们对帽子的价格、类别和样式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而制作工序多、工时长、依赖手工、样式单一的凉帽,在当下市场中并不具备有力的竞争优势。“现在做凉帽的成本太高了,”张官贤无奈地说:“很多原材料没有,做起来也慢,一天做一顶,能卖多少钱啊,村民要怎么生活啊?”

原先在凉帽村编织凉帽的村民,大多都从事了其他行业,编织凉帽的手艺也逐渐被遗忘。曾经还是凉帽厂学徒的张官贤,已是凉帽村为数不多还掌握着制作凉帽技艺的老师傅。

  ▲张官贤与他制作的甘坑凉帽
  ▲张官贤与他制作的甘坑凉帽

即便如此,张官贤还是很想将凉帽制作工艺传承下去。“再怎么穷,也要把我们祖宗留下来的凉帽传承下去啊。”

在凉帽村,张官贤收了张锐铮和诸宜香两个徒弟。刚入门的时候,两位弟子就深刻感受到了制作凉帽的辛苦,但是他们选择了坚持。熟悉并掌握凉帽制作的33个工序,需要耐心和恒心。“现在除了煮桐油还差一点点,差不多就可以毕业了。”在张官贤的眼里,现在很多事情他都可以放心地交给弟子们去做,“希望他们年轻人能够团结,把凉帽传承下去。”

深圳市为甘坑客家凉帽的传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每位制作凉帽的老师傅们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建立了个人档案,张官贤也受邀参加了各类非遗展会,让甘坑客家凉帽有更多机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2020年1月,张官贤被认定为深圳市龙岗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6月,张官贤又被认定为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来,张官贤一直积极致力于举办凉帽编织技艺培训班和实践课程,为年轻人讲授凉帽的历史,并传授制作凉帽的技艺。但他也遗憾地表示:“凉帽制作的33个工序,没有办法一下子做完的。”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张官贤会将凉帽编织的技法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吸引学生们动手实操,感受凉帽是如何一点一点编织而成的。

“以前的人,买了凉帽就拿来戴,现在的人,买了凉帽就怀旧。你看,我这个凉帽这么多年了,看起来还是那么漂亮。”张官贤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制作的凉帽,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凉帽的热情,和将凉帽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张官贤
 ▲张官贤

网易深圳

网易深圳动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核弹级警告!李嘉诚家族遭釜底抽薪,两个儿子成最大输家!”

“核弹级警告!李嘉诚家族遭釜底抽薪,两个儿子成最大输家!”

荆楚文娱
2025-03-19 07:54:14
女子爱酒后乱性,情夫为阻止她和4个男人喝酒,2020年多次敲诈她

女子爱酒后乱性,情夫为阻止她和4个男人喝酒,2020年多次敲诈她

汉史趣闻
2025-03-19 10:17:14
给我累够呛巴特勒赛后第一时间:库里快点回来!

给我累够呛巴特勒赛后第一时间:库里快点回来!

直播吧
2025-03-19 16:47:03
深圳中产困局:我们正在用三代人的积蓄,换一张通往平庸的门票

深圳中产困局:我们正在用三代人的积蓄,换一张通往平庸的门票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5-03-18 09:41:04
明查暗访!22个中央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

明查暗访!22个中央考核巡查组陆续进驻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3-19 13:42:30
刘大立,任上被查

刘大立,任上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3-19 09:18:29
确认了!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确认了!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3-19 10:37:24
3月起,我国将明令禁止收取这5种物业费,业主们要提前了解!

3月起,我国将明令禁止收取这5种物业费,业主们要提前了解!

山丘楼评
2025-03-17 17:34:42
普京做手势嘲讽G7:怎么就“大”了?地图上几乎找不到

普京做手势嘲讽G7:怎么就“大”了?地图上几乎找不到

大象新闻
2025-03-19 14:10:04
独家丨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供应商围堵上海总部讨债

独家丨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供应商围堵上海总部讨债

雷峰网
2025-03-18 19:21:20
李嘉诚说:无愧于香港,无愧于国家,问心无愧,被乱批评没法讲

李嘉诚说:无愧于香港,无愧于国家,问心无愧,被乱批评没法讲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3-17 23:36:42
比亚迪又出牌了!这波行业还能跟上吗?

比亚迪又出牌了!这波行业还能跟上吗?

最华人
2025-03-19 15:18:48
“索尼大法”褪色?中国电视画质迈入“芯”高度

“索尼大法”褪色?中国电视画质迈入“芯”高度

趣写科技
2025-03-19 14:22:52
小米集团公布"史上最强"财报,汽车单台亏损超4.53万元,将投70至80亿元用于AI研发

小米集团公布"史上最强"财报,汽车单台亏损超4.53万元,将投70至80亿元用于AI研发

红星新闻
2025-03-19 14:10:23
德国议会批准对宪法的修改,允许德国无限制地扩大军事安全开支

德国议会批准对宪法的修改,允许德国无限制地扩大军事安全开支

山河路口
2025-03-18 23:59:20
女子疑因被拔错牙坠楼身亡 家属发声

女子疑因被拔错牙坠楼身亡 家属发声

大象新闻
2025-03-19 17:23:19
“人肉开盒”再调查:网络灰产隐秘升级,记者买到自己的秘密

“人肉开盒”再调查:网络灰产隐秘升级,记者买到自己的秘密

南方都市报
2025-03-19 12:21:18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申请被拒!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申请被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9 13:11:08
李嘉诚到手的鸭子可能要飞了

李嘉诚到手的鸭子可能要飞了

Mr王的饭后茶
2025-03-18 22:51:45
仅播2集,收视率破2.3,终于有一部让我彻夜狂追的央视刑侦剧了

仅播2集,收视率破2.3,终于有一部让我彻夜狂追的央视刑侦剧了

娱乐圈笔娱君
2025-03-19 11:09:06
2025-03-19 18:31: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俄关系友好是"暂时"的:不要让俄中走到一起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中俄关系友好是"暂时"的:不要让俄中走到一起

财经要闻

许家印前妻申请修订资产冻结令遭驳回

体育要闻

我,16岁超市打工,32岁首次入选英格兰队

娱乐要闻

韩娱真没人管了?5年8位女星自杀,生前遭遇绝望

科技要闻

黄仁勋连击:GB300、900倍构架+压轴机器人

汽车要闻

海洋网全新纯电SUV 比亚迪海狮05 EV将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探访:北京人都知道的三甲中医妇科

亲子要闻

孩子困、困、困,警惕发作性睡病

房产要闻

神秘民企,大手笔杀入!三亚这个超级城更,要起飞了!

家居要闻

草原新居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