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访 / 张传勇
德事隆集团(NYSE:TXT)政府事务副总裁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AsBAA)副主席暨中国区委员会主席
采 访 / 麦芷洋
网易《你好,ESG》专栏主编
深圳市绿色产业促进会理事
旭柔计划副主席
图为德事隆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张传勇先生接受《你好,ESG》专访
你好,ESG:德事隆集团是通用航空界的权威,生产制造了全球范围内超半数的通用航空飞机。请您介绍一下德事隆在中国市场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张传勇:德事隆集团历史悠久,创立至今已101年,总部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早期从事纺织业,后转型聚焦航空领域,发展成为全球航空业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军企业。旗下德事隆航空板块规模宏大且关键,固定翼飞机拥有赛斯纳、比奇两大领先品牌,提供业内最丰富的商务与通用航空产品组合,产品涵盖喷气公务机、涡桨飞机、活塞飞机,德事隆航空目前有18个机型在产。作为最大的固定翼飞机生产厂家,全球现役近34万架固定翼飞机中有约25万架出自德事隆。
在集团的不同业务板块中,贝尔直升机板块在全球有超过3万架民用直升机在役,工业板块涉足汽车油箱(如考泰斯)、特种车辆、机场地面设备制造等不同领域,德事隆系统旗下的莱康明发动机公司拥有全球最领先的活塞式发动机生产技术,德事隆金融为航空业务融资提供有力的支持。还有一个特别的板块与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息息相关,那就是我们在2022年推出的电动航空(eAviation)部门,专注开展电动飞机、新城市交通和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与创新。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德事隆旗下比奇飞机就进入中国执行医疗救护任务。入驻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德事隆在中国的员工总数超1000人,设立了7家工厂和一家直升机维修中心,并和中航工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国内的德事隆航空固定翼飞机机队规模近700架,而直升机也有近300架,在国内通航运营机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除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之外,作为航空业的领军企业,我们也做很多有助于行业发展的公益活动,如青少年航空的科普教育,航空业青年职业发展规划指导,通用航空和商务航空行业安全和发展等活动以培育和促进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加公众对航空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图为德事隆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张传勇先生接受《你好,ESG》专访
你好,ESG:航空业因其碳排放量较高、脱碳难度较大,一直都是碳减排议题的重点之一。作为一位资深的航空专家,您能分享一下“绿色航空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以及全球航空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航空业主流的减碳路径吗?
张传勇:无论是绿色航空还是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核心都在于应对全球变暖,大家非常关注碳排放问题,航空业也不例外。各国以及国际民航组织都在制定政策,设定目标来促进减排。不过,说到航空业的碳排放,其实它在全球总碳排放中占比只占不到2%。
近40年来,航空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每年都实现了大约10%的减排。飞机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的改进从技术层面使得飞机比以往更加节油和降噪。此外,航空业也在积极寻求新能源方案,比如使用生物燃油类的可持续发展燃料、电能、氢能来替代传统航空燃油。但这不是简单给飞机“换个油加”这么简单,背后有大量的努力。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需要在研发阶段就充分考虑新能源的适配性,确保飞机能够顺利使用这些绿色能源。
运营措施的优化提升也是其中的关键。举几个大家更有感知的例子:一是大家在登机后起飞前,发现听不到辅助动力发动机的声音。因为很多机场地面会在廊桥配备电源、空调、气源,等到推出到跑道时再启动发动机,减少发动机的运转时间,从而节能减排。二是,原来各个舱位在就餐时都会配托盘、杯子、金属刀叉等,而现在更多的航空公司会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纸张餐盒。这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它可以给飞机减重,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很大的。三是航线和管制的优化,是绕着飞还是直线飞,航程的缩短,减少飞机起飞前和降落前的等待时间,落地后滑行到停机位的距离缩短等都是非常直接的减排措施。
在飞机生产制造使用的全生命周期里,拆解回收也逐渐引起更多地关注。怎么样将拆解完后的一些航材能够在别的飞机上再循环使用,或者不适合在航空领域使用的材料到其他领域发挥作用。目前国内我们新飞机的需求依然很大,同时也有不少飞机即将退役。国内退役飞机的处理和拆解业务才刚刚起步,随着退役飞机数量的增加,如何处理这些飞机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绿色航空的发展是航空业里全生命周期的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航空业都在为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共同努力。
图为德事隆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张传勇先生接受《你好,ESG》专访
你好,ESG:据了解,2020年,德事隆集团提出了「2025年实现可持续经营目标」,德事隆集团在助力航空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
张传勇:第一是技术创新引领减排变革。在飞机设计环节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我们深度融入绿色理念,从根源降低碳排放,希望用一些新兴的应用来减排,很快也会有新的产品推出。其中包括大力投入电动与混动飞机的研发。我们在2022年完成了对电动航空龙头企业蝙蝠飞机公司(Pipistrel)的收购,拓展电动飞机产品线与技术储备,加速电动航空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
第二是从本身的生产过程中减排。我们遍布全球的生产线、厂房、服务中心,已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在提高用电用水效率及绿色能源使用等方面。我们很早地开始了能源优化的实践,对 “2025年实现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度也很高。在2023年,与2025年的预设基准相比,我们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了29%,超过了20%的减排目标。此外,我们43%的电力使用来自可再生能源。
第三是与供应商携手构建绿色供应链。从原材料供应到部件制造全流程,我们对供应商有具体的要求,涵盖绿色材料选用、生产工艺优化及废弃物科学管理,呼吁全方位降低生产过程环境影响,以绿色生产链支撑航空产品绿色制造。
德事隆双发、上单翼大型多用途涡桨飞机赛斯纳408
Textron SkyCourier 408
你好,ESG:作为亚洲商务航空协会副主席,您如何看待可持续发展议题对于航空业的发展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张传勇:我觉得挑战在于能否真正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企业都提出了气候目标,但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这些目标仍是未知之数。目前还没有找到完全能替代现有能源的最佳方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燃料。
机遇还是有的,如果能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对企业来说是个好事。市场会对新技术产品表示欢迎。体量比较小的公司可能因为看不到直接的经济回报而难以投入,所以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各个大公司还是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来引领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国家也正在制定多种政策来推动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正积极制定各种政策,不仅提出要求,还通过补贴、科研项目资助和标准制定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向绿色转型。例如,生物燃油的推广使用就涉及复杂的标准制定和认证过程,这不仅需要单个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层面的科研力量投入和国际间的合作和认可。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技术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能看到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德事隆塞斯纳 Textron Cessna
特别策划
你好,ESG:谢谢张传勇先生的分享!在访谈最后的环节,我们特别策划了一项名为“绿色接力计划”的特别活动,倡议每位受访嘉宾为下一位受访者准备一份特别的绿色礼物。这份礼物不仅是对ESG理念的实物呈现,更是承载了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公益事业的热爱和坚持。
今天的绿色接力,是来自金发科技首席科学家李建军院士编写的《生物降解塑料PBAT》一书。书中从上游原料、树脂合成、改性加工、制品加工、机械制造、认证评价等角度,对PBAT 产业链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生物降解塑料,助力可持续发展。
图为张传勇先生与《你好,ESG》专栏主编麦芷洋进行本期“绿色接力计划”
张传勇:我的绿色接力来自我所在的亚洲商务航空协会(AsBAA),飞盘和购物袋都是由生物降解塑料回收制作而成,体现了航空业对绿色发展承诺的实际行动。期待可持续发展生活的理念可以逐渐深入人心。
关于德事隆
德事隆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TXT)是世界最知名的多元化产业集团公司之一,旗下强大的品牌如贝尔直升机、赛斯纳、比奇、E-Z-GO、Jacobsen等很多都众所周知。公司利用其飞机、直升机、工业和金融业务的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德事隆在1923年成立之初是一家小型的新英格兰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营业额达134亿美元的公司,在25个国家拥有35,000名雇员。纵观历史,德事隆一直是技术创新和多元产业的领先者。大量的飞机、旋翼飞机、特种车辆、电动驱动和汽车系统的重要技术革新和发明都来自于我们的产品研发实验室。
关于亚洲商务航空协会(AsBAA)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是立足亚太地区促进商务航空行业健康发展和增长的非营利性组织。协会秉承倡议、代表和社区三大理念,拥有覆盖全球航空业的各大企业和相关机构130多家会员。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亚洲商务航空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同时通过搭建行业交流的平台,分享经验、信息和资源,并代表行业发声,扩大商务航空行业的公众影响力。
特别鸣谢
特别鸣谢战略合作伙伴富穆咨询提供采访场地支持,富穆咨询高级合伙人刘旭先生亦对此文提供专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