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听取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场座谈会,以及出席会议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记者注意到,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腾讯马化腾、研祥科技陈志列等4位深圳企业家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6位企业家发言,其中,任正非、王传福分别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发言。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并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句后来响彻全国的“金句”,也为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
2024年,民营经济遇到了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明显趋紧的影响,外需与内需市场均遇压力。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持续,民营经济能否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发挥更出色?
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期对企业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只有在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更有动力去从事创造创新活动。所以重磅会议后,兴起什么风才是最重要的。
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紧接着,全国各地各部门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民营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今年2月17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
可以预见,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这股民营企业“暖风”将更劲、更实。
笔者注意到,深圳参会的4位企业家均坐在前排,其中代表企业家发言的任正非、王传福的座位被安排在企业家代表的第一排中间位置,正好与习近平总书记直接面对面。会后总书记又与他们一一握手交谈。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深圳、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重视。
左起第二位 任正非
左起第二位 王传福
左起第三位 马化腾
左起第一位 陈志列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时指出:“这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对深圳科技创新的极高评价。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年,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比亚迪也成长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关于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崛起,一直有一个“深圳之问”。前来考察的兄弟省市会问: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华为?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腾讯?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比亚迪?
这个“深圳之问”如何回答?
“深圳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都会比别的地方好。”1987年用2万元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如此评价这座城市。
“比亚迪和深圳一样,充满了创新的血液。”1995年从一个车间开始创业的王传福,如此讲述感受。
“我1984年来到深圳,亲历‘三天盖一楼’的沧桑巨变。过去常说‘深圳速度’,现在的热词是科技的‘创新速度’。”马化腾曾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当面聆听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时的重要指示。这是他对深圳的评价。
“民营企业家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的经历者、受益者、感恩者。改革开放让我们深圳的土特产早就不是荔枝了。现在,深圳的土特产是企业家!”2021年全国两会上,陈志列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这句话,让大家记住了深圳新时代的“土特产”。
深圳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这里是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热带雨林。数据显示,深圳民营经济保持持续向上向好的态势,去年深企500强,民企数量占69.8%。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约40%的固定资产投资、50%的GDP、60%的进出口、70%的税收、80%的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不同时期的“深圳之问”,其实答案基本一致:市场经济是基石——深圳是民营经济自由生长的热土。
作为深圳民营企业家,陈志列另一个身份是广东省工商联主席。当天参加完座谈会后,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最大的信心莫过于加大投入,最好的感恩莫过于坚持奋斗。作为一名在深圳白手起家创业、成长、发展起来的民营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家,我将坚定发展信心,永葆创业初心,保持家国情怀,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努力做强实体、做精主业,把企业做强、做优、做久。”
作为创新之城、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也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显身手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