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与机器人和谐共生的世界。”
近日,记者走进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总部大楼看到,硕大的“共生”字样格外显眼,在占地超4000平方米的挑高宽阔场地内,内侧是研发工程师的办公区,外侧是各类机器人来回移动的测试场,仿佛真是人机共生的“未来场景”。
作为一家从高校实验室诞生、在深圳华强北起步的科技企业,成立8年来,优艾智合深耕工业场景,在半导体和能源两个行业的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优艾智合打造的机器人“兵团”
有“拿得稳”的搬运工
也有“看得准”的巡检员
▼▼▼
某国际头部晶圆厂的8寸晶圆车间内,价值高达上百万元的小小晶圆盒整齐叠放,只见数台移动机器人挥舞着机器臂,将脆弱易碎且贵重的晶圆盒快、准、稳地拿起、搬运、入库。
这些拥有“手眼脚”的移动操作机器人正是来自优艾智合的OW系列机器人。基于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导航技术和复合机器人系统,其可实现移动和对接货物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振动值严格控制在0.1克以下,是国内外晶圆厂青睐的“明星级”搬运工。
在广东一座百万千瓦级别的火电厂内,一台优艾智合机器人平稳滑行至高压柜,通过机械臂精准开启柜门,以红外热像仪细致扫描设备温度,AI声纹识别系统敏锐监听设备异响。这项此前由8名工程师协同完成的复杂巡检任务,如今只需一台机器人即可独立承担,准确率高达99.97%。
“以我们服务的某国内工厂为例,1台机器人能完成4人工作量,我们进驻了超50台机器人,每天能搬运近2万个晶圆盒,既能无损耗搬运这些薄如蝉翼般的材料,还能缓解工厂招工难问题,助力工厂7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表示。
作为一家新兴科技企业
关健认为
优艾智合一步一个脚印的成绩背后
与深圳追求务实高效的环境
密不可分
▼▼▼
“我们一开始就像一群学院派‘拿着锤子找钉子’,只懂技术,不懂市场。”关健提到,为尽快适应市场,2017年,他们在华强北租了8个工位,深入接触20多个行业,验证技术可行性以及场景适配性。
初到深圳,关健和团队就感受到“深圳实用”与“深圳速度”的助力与托举。
“2020年,优艾智合仅用了14天就让一个机器人产品从概念到成型。”关健说,在华强北时下楼就是电子元器件市场,能迅速实现产品装配和早期技术论证,搬到龙岗后,他们也能找到适合企业特点的场地,从算法程序,到机器测试,只隔着一条过道。
“公司自创业以来,享受到房租等方面的诸多优惠政策,这些对企业的初期发展很重要。同时深圳完善的供应链有利于零件采购,高效的物流服务有助于加快研发生产和交付速度。”关健表示,目前,优艾智合已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在半导体领域,优艾智合的移动机器人已经完成累计8359万个晶圆盒搬运,各项数据在行业内都处于第一。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优艾智合在这条赛道上早已发力。去年年底,优艾智合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以需求场景作为战略研究方向,布局具身智能前沿。
“未来工业领域机器人将会是‘一脑多态’,即工业场景中,在一套通用的工业智慧大脑下,各类适应场景需求的机器人相互协作并完成任务,实现从单一设备操作到全场景协同的跨越式升级。”关健透露,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将推出类人形机器人,通过双臂轮式外形设计,作为具身智能高泛化科研平台,实现泛化场景下的智能操作。
优艾智合,取自英文发音“YOU”与“I”结合,意在持续探索人与机器人和谐共生的世界。关健说,公司创立以来,八年如一日地坚持为工业升级提供值得信赖的机器人生产力,接下来,他们也将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打造开放技术平台,推动智能体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开发,通过更多“共生”式创新,续写工业机器人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