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鹏新区下沙社区,“文明实践”四个字随着居民们踊跃参与的志愿行动而成为一个热词。
街坊邻里有的投工投劳,热火朝天开展社区环境整治、义务维修等活动;有的各显所长,变身文明讲师,走上实践站的三尺讲台;有的照料老人、看护孩子,义务服务他人......
据了解,辖区每年参与志愿服务8000-10000人次,社区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参加3次志愿活动。在文明实践中,“帮助”与“受助”的界限被打破,人人行动起来,从“受助者”转变为“行动者”,爱心企业、周边商户纷纷加入其中为爱赋能,多方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家园”。
而这一切的文明实践活动离不开下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坚实的阵地,它主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部分活动室点状分布于下沙新村居民楼内,大大缩短了与居民的距离,让便民服务与群众性文娱活动触手可及。实践站除了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教育服务室、健身活动室、科普宣传室五大主阵地之外,还有幸福厨房、心理咨询室、影音室、舞蹈室等多元化功能空间,所有活动室均向居民公益开放。
下沙社区文明实践站精彩纷呈的活动在大鹏新区小有名气,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各类活动一经发布,就被居民们“秒杀”。除每月常态化开展的文明实践活动外,还开设了居民赋能课堂,有小朋友喜欢的基因科普课堂、小小科学家、趣味英语、翰墨飘香书法课、宝贝篮球、梅山功夫,还有成人瑜伽、口风琴课堂、吉他课堂、红歌传唱、手工等26种热门课程。活动背后的讲师也大有来头,有科研工作者、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大学生、高中生......都是下沙社区的居民。
据了解,下沙社区每年举行各类活动达600多场次,通过“赋能计划”把项目策划的主动权交给社区居民,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凝聚了一大批既有情怀又有担当、既懂专业又懂宣传的社区能人,为社区治理输入了新鲜“血液”。
“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得到关照,我也想尽自己家庭一份力量为大家做些贡献。没想到每天发布30个志愿名额还得拼手速。”下沙新村居民刘女士带着孩子报名参加了文明实践卫生督导志愿者。下沙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的暖心下沙志愿活动成为下沙社区治理的一大亮点。
除日常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外,组织居民志愿巡楼、文明行走督查、环境日清扫、社园一家亲服务、垃圾分类督导宣传、安全巡查、特长志愿服务宣讲、心理关爱服务等10项特色志愿服务,累计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8万余人次。社区先后组建“巾帼服务队”“夕阳红服务队”“朝阳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暖心下沙”志愿服务体系。
为礼遇志愿者,下沙社区每年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建立全市首个社区志愿者“荣休”制度,先后为8名平均年龄75周岁的志愿者举办离岗荣休仪式,荣休的志愿者可终身享有参与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免积分报名权利,并为他们送上荣休证书,满满的归属感、获得感充溢着居民的心田。
如何持续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基于此,下沙社区以激励为保障,联合社区商家实现互惠共治。建立了“爱心超市”和“时间超市”两大平台,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可以服务时间换取相应积分,并用每月或季度的服务总分在固定时间到“爱心超市”换取日常用品;或以服务换服务,兑换参与社区文明实践的各类活动。
“爱心超市”建起来了,商品又从何而来?在社区发动下,辖区22家爱心企业纷纷加入,有的为爱心超市捐赠爱心礼品,有的捐款填充“超市”爱心商品。为吸纳个体商户加入,社区变换思路,动员商户为“爱心超市”捐赠积分,可兑换的酒店消费券、自助餐券、美容消费券、海上游乐券、露营地消费券……纷至沓来。志愿者获得服务积分后,在商家消费到一定数额即可获得相应折扣。此举既为商家开拓了客源,也让热衷志愿服务的居民得到礼遇。
据了解,自下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辖区18家企业爱心居民兑换积分5万多分,价值约18万元。下沙社区荣获十佳爱心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荣获“深姐姐”志愿服务示范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