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电动自行车成为各大城市
市民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
但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也给城市道路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现有道路上
新改建自行车道面临
空间限制、施工难度等诸多难题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消息,目前,深圳已累计新改建自行车道4400公里,自行车道设置率从2016年底的9%跃升至40%。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范围内印发实施了《深圳市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指引(试行)》《深圳市非机动车道设置指引汇编(试行)》,并通过开通公交支线等方式优化接驳,保障道路良好通行秩序,助力片区微循环。
福田、南山、罗湖、宝安、龙华、光明等区采用物理隔离、高差设计、机非隔离护栏等措施,新增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
近年来,深圳持续构建安全畅达的骑行网络,以每年300-700公里的速度推进自行车道新改建工程,既让非机动车享有独立路权、专有车道,又能够保障机动车、行人通行安全通畅。
自2017年启动系统性建设以来,截至2024年底,深圳已累计完成3500公里自行车道新改建,总里程达4400公里,自行车道设置率从2016年底的9%跃升至40%。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已编制《深圳市自行车道建设工作方案及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利用2-3年时间,实现非禁限行道路基本具备明确的自行车通行路权。
针对地铁口周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挤占人行通道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借鉴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同类型城市经验,结合深圳实际制定了《深圳市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为全市停放设施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遵循“安全第一、空间集约、环境友好”原则,以配建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为主、路外非机动车停车场和城市道路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为补充的供给体系标准。
以宝安为例,作为试点单位,宝安在辖区8个地铁站点分两批开展整治试点,通过设置专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优化交通组织、改造公交接驳微枢纽方式,整体优化提升地铁站点交通出行环境。
目前,深圳88.7%的线路可接驳地铁口,全市轨道公交一次换乘覆盖率达93.6%,市民可乘坐公交车轻松到达地铁口。
其中,133条编号B开头的公交支线专门接驳地铁口,助力片区微循环,大大提升地铁公交接驳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