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5年“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在当地正式签约启动。此项目是在深圳援疆前指的支持下,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下称“关爱基金会”)携手腾讯党委、腾讯SSV时光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社会急救类公益项目,将捐赠200台AED设备,投放到喀什全市公共场所,并提供资金培训500名社会急救培训导师和6000名社会急救志愿者,为喀什市应急救援体系增添有力保障。
喀什市2025年“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现场。克力比努尔 摄
喀什市2025年“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现场。克力比努尔 摄
根据学界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心脏骤停去世的人数超过100万,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是场和“死神”赛跑的接力赛,需要社会、政府、医院做好从发病到救治全流程的时间把控。
“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通过在公共场所精准投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对社会急救志愿者开展专业急救培训,搭建智能信息平台,让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助,为专业救援争取宝贵时间,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是深圳一直倡导的理念。
“今天,关爱基金会与腾讯SSV时光实验室、喀什地区急救中心、喀什市卫健委、喀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签署‘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合作协议,将社会急救的‘深圳模式’复制到喀什。”关爱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表示,项目落地实施后,将大大提升喀什市居民的社会急救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未来,我们将全力配合项目各参与方,争取项目早日落地投入使用,为喀什人民的民生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腾讯集团党群工作部高级总监唐列介绍,2023年以来,“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在上海、深圳、东莞、苏州、青岛等地成功落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落地的“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喀什市“五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计划用前沿的数字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公众的急救技能和意识,探索社会化应急的解决方案,共同在喀什打造“敢救,想救,能救,会救”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做到“一人有难,八方支援”。
3月24日下午,在喀什市人民医院东城院区,医院院长、深圳援疆干部焦洋(左一),向出席签约仪式的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吴波浪(左二),腾讯集团党群工作部高级总监唐列(右二)及关爱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右一)介绍东城院区的发展建设情况。
据了解,喀什市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应急救护培训专业优势,积极投入项目培训工作。喀什地区急救中心也将积极与各方协作,开放急救指挥信息系统与企鹅急救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喀什地区急救网络,为“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喀什市将以此次项目启动为契机,持续加大对“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AED设备的投放范围,让其覆盖更多公共场所,真正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并加速急救知识的普及推广,通过举办社区讲座、学校课程、线上宣传等多元形式,确保更多市民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喀什市2025年“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现场。克力比努尔 摄
活动中,喀什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党组副书记地力夏提·居买,腾讯集团党群工作部高级总监唐列和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陈美寿分别致辞。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吴波浪,喀什市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翔,腾讯时光实验室副总经理胡晗翰,腾讯党委合作中心主任沈甘霖,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陈梅以及喀什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喀什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艳峰主持活动。
喀什是深圳的对口支援地,被誉为“丝路明珠”!
作为“关爱精神的倡导者、公益力量的聚合者、文明生活的推动者”,2023年至今,关爱基金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携手名下姚晓明光明基金等公益伙伴,先后5次来到喀什开展光明行活动,累计为630多人免费开展白内障等眼疾手术。
2024年8月,关爱基金会与名下姚晓明光明基金,在深圳援疆前指的支持下联合深喀爱心企业,发起了“深圳关爱行动·姚晓明喀什光明行——致敬‘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家庭特别公益活动”,并在8月12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公示为“国家荣誉称号”候选人之前,为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实施了白内障清除手术。
在关爱基金会的盛情邀请下,“人民卫士”巴依卡出席了今年1月10日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关爱行动启动暨“心光大道”项目首发活动,并出任“深圳关爱行动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