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小学生再获省级大奖!
在刚刚落幕的
第4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宝民小学的鲁梓熠同学
以独创发明《底部开门的便捷水桶》一举摘得
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
广东省科协主席奖
(大赛最高荣誉、全省唯一获奖小学生)
左二为鲁梓熠同学。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198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省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省内规模宏大、层次高端、极具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之一,它为无数怀揣科技梦想的青少年提供了绽放光芒的舞台。
鲁梓熠同学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回老家的经历。在那里,他看到有些地方因尚未通自来水,人们不得不使用古井取水。他们将水桶缓缓放入井中,接近水面时轻轻摇晃或摆动,借助惯性和水流力量让水桶浸入水中,最后用力拉出。
然而,由于水井口狭小,整个取水过程漫长而艰辛。这一场景深深触动了鲁梓熠同学,他决心设计一种省时省力、能准确快速取水的装置,以改善人们的用水体验,让更多需要从井中取水的人受益。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鲁梓熠同学经历了发现问题、设计、实践、思考、改进的循环往复。他积极借助参加各项发明比赛的机会,与专家和同伴深入交流。随着对问题的不断深入思考,他对水桶装置进行了四次迭代升级,每一次的迭代,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坚持,是他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最初,我利用小重物重力使桶倾斜装水,准备了塑料水桶和重力球,在桶顶剪出圆形开口并安装小重物。但此方法增加了桶的重力。于是我改进设计了第二代水桶,在桶底装两根 L 型支撑架和塑料盖子替代只能向内开的门。
最初,我利用小重物重力使桶倾斜装水,准备了塑料水桶和重力球,在桶顶剪出圆形开口并安装小重物。但此方法增加了桶的重力。于是我改进设计了第二代水桶,在桶底装两根 L 型支撑架和塑料盖子替代只能向内开的门。
第二天拿给老师看,老师指出需闭合门缝,防止水因重力使门向下倾而流出。我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第三代水桶方案,将桶底门换成铁片并用铰链固定。我拜托爸爸用切割机把铁片切成矩形,与桶底开口匹配,安装合页使其能向内打开。过程中遇到水的浮力导致门无法正常关闭的难题,最终通过在门旁放置铰链解决。
经过努力,我完成了第三代水桶,很开心。虽制作过程有困难,但看到作品能更好解决取水问题。但我发现底部的贴片由于贴合度不够还存在漏水问题,于是我想到可以增加胶条解决漏水问题。经过反复多次的硅胶材料实验,终于找到一种合适的硅胶片。这是我的第四代水桶,我非常满意。
据了解,鲁梓熠同学的作品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决赛二等奖、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一等奖、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深圳市一等奖、宝安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谈及未来
鲁梓熠同学表示将继续打磨作品
深度迭代打薄门板
持续进行测试
并申请专利
宝民小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秉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
学校不仅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科技课程,如机器人编程、航模制作、科技创新实验等,还定期举办科技节、科技竞赛等活动。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科技教师队伍。
上一年度,宝民小学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二百余个,其中市级及以上获奖有150余人次。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扎实的创新实践能力。
未来
宝民小学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教育
为更多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宝安校园里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