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特殊之年,当有特别之为。这座因改革开放而生的城市始终保持本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各项改革举措接续“落子”:
上线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大模型应用“深小i”AI政务助手;
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推动解决深莞界河茅洲河治理难题;
推出“执法监督码”让涉企行政检查成为“明白账”,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点赞深圳做法……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深圳牢牢把握这个关键一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提升境界,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以改革促发展: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圳综合改革试点48条经验全国推广
深圳湾公园,万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夜空为幕演绎精彩灯光秀;
城市公共空间,无人机巡航、无人机配送等应用场景不断打开;
深圳北站,乘坐“空中的士”1小时内可达湾区90%以上地区……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在深圳正迸发强劲活力、加速融入日常,而其背后得益于改革。
近年来,深圳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出台实施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重磅发布基础设施、空域开放、集群培育等计划,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加速打造“天空之城”。根据行业普遍预期,今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圳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以改革攻坚赢取发展先机。
健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3个产业办公室,统筹资源力量推动重点产业加快乃至超常规发展;
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等一批全国首创性地方性法规;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构建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等平台……
改革破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去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今年一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呈现起步平稳、开局良好态势。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3批48项经验获全国推广,改革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以改革优服务:全方位深层次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经营主体突破444万户
深圳是中小微企业最活跃的城市,创业密度多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现实中,资金短缺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普遍面临的首要难题,由于规模小、信用记录不完善、抵押物不足,这些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青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
深圳积极探索“政园银”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园区、银行等多方协同作用,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无抵押信贷产品“园区贷”,依托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的房租、水、电、燃气缴纳等多维度数据,为企业量身打造增信服务。该项业务自推出以来已在10个园区试点、授信余额超过110亿元。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深圳始终坚持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的思路,迭代推出营商环境改革政策,营造应有尽有、高效便捷,单方面突出、综合优势更强的产业生态。
全国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每年为经营主体减负超5000万元;
创新推出“腾飞贷”“小微通”“科技初创通”“个体通”等产品;
探索以街道为基本单位建设虚拟园区,为经营主体提供集成式服务;
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00%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3月2日,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了民营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园区贷”、护航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发展耐心资本大胆资本、为新兴行业领域量身定制“沙盒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化变革等创新举措。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深圳市登记在册商事主体超444万户,同比增长3.7%。
以改革强治理:“有事找民意速办”成为习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噪声扰民怎么办?消费纠纷怎么处理?道路坑洼不平该找哪个部门解决?
在深圳只需手机打开“@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市民随时随地便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随手拍等形式一键提交诉求从受理、分拨到处置、反馈、办结诉求办理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市民可以像查看快递物流一样实时查看
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面对市民群众纷繁复杂的需求诉求,深圳着力打造“@深圳-民意速办”平台,一网受理、一网通办、一网回复,全域全时全面及时受理意见建议诉求,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个平台牵动民生百态,从“试试看”到“常常用”,如今“有事找民意速办”已成为市民习惯。数据显示,“@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日均处理诉求约4万件,响应速度保持在分钟级,努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围绕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深圳惠民保”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为孤独症人群提供全生涯支持。
围绕病有良医,构建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推广“预住院”“无陪护病房”“一次挂号管三天”等便民就医措施,不断健全“15分钟社康圈”网点。
围绕学有优教,创新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半天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自百万学位建设实施以来,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82.4万个,增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深圳牢记使命任务,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