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现在正在启动第二轮融资。”近期,深圳具身智能企业数字华夏正在为新一轮融资忙个不停。该公司公共关系与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吴为告诉记者,“深圳创投机构不仅支持研发创新,还助力企业拓展场景应用,加速商业化步伐。”
记者近日从深圳证监局获悉,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超过2万个,在投本金超过9700亿元。支持创新创业,投小、投早、投硬科技,深圳壮大创投资本力量,培植沃土让科创企业聚木成林。
6月下旬,一座占地约12000平方米、年训练数据产出能力近2亿条的具身智能超级数据工厂正式启用,旨在破解当下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数据集稀缺的痛点。
深企帕西尼就是这座工厂的建设者。“覆盖汽车制造、3C装配、家庭、办公、餐饮等全场景矩阵,部署150个标准化采集单元,数据工厂是目前全球范围规模最大的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基地。”帕西尼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帕西尼如今加速布局数据新基建,大手笔投资的背后离不开深圳优渥的创投环境。在最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帕西尼就获得两轮融资,其中就包括比亚迪的战略投资、基石资本等深圳知名投资机构的加持。
今年3月,数字华夏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人形机器人技术复杂度高,一年所需的研发投入超千万元,创投机构的支持坚定了我们研发创新的信心。”吴为说。
在深圳创投资本的支持下,数字华夏今年的发展步伐加快,不仅发布了新一款人形机器人星行侠,应用场景也在全国铺开,走进更多商业零售、展览展厅投入使用。“金融与创新深度融合,这是深圳的优势,也增添了公司创业发展的底气。”
支持创新创业,需要培育“耐心资本”“大胆资本”,让初生的企业树苗持续获得浇灌。
为此,深圳积极尝鲜科技创新债券这一新政策工具,募集低成本、长周期资金,支持“硬科技”成长壮大。日前,深圳创投机构东方富海完成科技创新债发行,募集资金4亿元、债券期限长达10年,票面利率1.85%。
本次发行,东方富海作为民营创投机构代表,首批申报、首单挂网亮相、首单簿记发行,相较以往民营创投机构发行的债券,在债券要素上实现了突破。
记者了解到,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截至6月30日,深圳共发行17只交易所市场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137.77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创投机构共发行10只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115亿元。
“深圳创投机构用好科技创新债券融资工具,将有效缓解募资压力,通过精准的资本配置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市场人士表示,依托低成本、长期限债券,撬动超万亿社会资本布局“硬科技”赛道,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融资渠道越拓越宽,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加速拥抱科创企业。
截至今年4月末,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项目20366个,投向全国企业12485家,在投本金9702.75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项目数同比增长均超过2%,投向初创科技型企业项目数量、在投本金分别同比增长3.89%、3.93%。其中,航空航天与国防、半导体、生物科技等硬科技企业项目更受青睐。
支持“20+8”产业发展,深圳提出到2026年底,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双万”格局: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
得益于日趋完善的融资环境,深圳创新引擎动能澎湃,科创企业蔚然成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达1025家,增量居全国第一、总量居全国第二。
“深圳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良好的创新生态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前行。”正如吴为所说,这也是很多来深创业者的共同感受。面对当前人工智能所掀起的技术大变革浪潮,创投资本与新兴技术携手前行,势必创造出更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