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舞剧《敦煌归来》的朋友们有福啦!
本周三、周四
敦煌的灯火再度点燃
深圳光明原创舞剧《敦煌归来》
重返光明
回到这部舞剧的诞生之地
此次回归预示着一场
意义非凡的“回家”演出
《敦煌归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出品,深圳市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胡沈员担任制作人和总编导,深圳市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全国巡演正在进行中
如果你也准备走进这场大戏
建议先收藏这7个关键词
—它们会让你的观演体验更震撼👇
![]()
敦煌洞窟内的壁画,诉说着生命万物和前世今生。
那些为守护敦煌而燃烧了整个青春和余生的守护者们,是信念,也是敦煌的生命。
——总编导:胡沈员
![]()
创作源起
舞剧《敦煌归来》讲述的是敦煌信使团的归来之路,由高进达带领的人马,肩负着传达讯息,向唐朝表明归国心志以及请求支援的重大使命。
本剧的创作灵感,正是源自于莫高窟156窟《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这里有敦煌和长安的情感和羁绊——“张议潮收复沙州后,在大中二年(848年)第一时间遣信使团向长安奔去。”
这里的信使团,正是高进达所在的首批信使团。
![]()
历史中未记录信使团的路线,推测他们从敦煌一直向北,绕道向长安出发。这一路耗时4年,出发时队伍由10人组成,而有记载的只有高进达抵达了长安。
剧中呈现了六位信使团成员,分别是高进达、何法师、凤归云、丰、怀、义。
在敦煌文献中,高进达是唯一被历史记载首批抵达长安的信使团成员,而其他成员的故事和名字早已淹没在黄沙中。
![]()
全新改版升级后的舞剧《敦煌归来》由
铭记、集结、追捕、启程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献图、归来
十二个段落组成
以顺叙形式展开故事
![]()
在敦煌采风的时候,我们的印象中是那些带有色彩的神佛和斑驳感的壁画,但当我们走出洞窟的时候,更大的敦煌是那些没有颜色的沙石。——胡沈员
舞美采用12个立方体,延绵起伏,像一块块沙丘,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城墙、残垣断壁、院落等不用空间和意象。最终形成的是一块完整的领土,缺一不可。胡沈员称其为“心目当中的敦煌象征,它们是被时间冲刷过的历史记忆”。
尽管2.0版本全剧改动了80%,但沙丘这一部分却始终没有动过。
![]()
壁画让我想要去想象敦煌百姓的样子,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我非常肯定我要做人间的敦煌。
当高进达梦回敦煌之时,是敦煌的百姓为他点灯、祈祷,给他传递能量,支撑他走下去。致敬每一位平凡人,这是我们的众生。佛本无相,以众生为相也。——胡沈员
![]()
作品里的敦煌元素——
英灵,寓意着整个信使团。他们如同洞窟里的千佛,手捧不灭信念的灯火,照亮了历史的深遂与辉煌,穿越了时空的距离,静静地诉说着远方敦煌百姓的期盼与思念。
![]()
《敦煌归来》的内核是“信念”,是这部作品温暖的底色。是信使团即便知道他们走的也许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却仍然坚守的不灭的信念。
我创作的每个作品的元素都不一样,但我觉得有一个内核没有变,就是在寻求一种圆满和团聚。这种圆满团聚是温暖和充满力量的。这可能是在我所有作品当中会隐藏起来的一种能量。——胡沈员
舞剧《敦煌归来》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重点原创剧目
由青年编导胡沈员倾力打造
以舞蹈的史诗书写文化的信仰
2025年全国巡演15城28场
推进光明区“文化+”融合发展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文化高地
为大湾区、中国乃至世界献上一份
跨越千年的精神回响!
购票信息
![]()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胡沈员原创舞剧《敦煌归来》
演出时间2025年10月22日(周三)20:002025年10月23日(周四)20:00
演出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大剧场
扫码购票
![]()
温馨提示*演出时长:100分钟(含中场休息)*建议年龄:6周岁以上*本场演出一人一座一票,1.2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怀抱婴儿谢绝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