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深圳美术馆开幕。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美术馆、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吸引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200余家文博美术机构的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与美术馆如何通过跨界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刘蕾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将持续推动“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加快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指出,此次会议为全国文博美术界深化合作、共谋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
会上,“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融合发展联盟(深圳)”正式发起成立,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推动资源共享与可持续未来。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亮点,由湖南广电“山海APP”与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在开幕式上完成首映。该展览以丝绸之路沿线的造像文物为主线,聚焦从商周至唐代六个历史时期中“人”的面容与神态,联合近三十家文博机构,首次实现百余件珍贵文物在数字世界的跨时空集结。
展览总制作人李玉燕介绍,团队历时数月,完成109件文物的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其中多数为国家一级文物。通过CG渲染、AIGC等数字技术,文物在超现实虚拟空间中被等比例放大重建,形成强烈的视觉沉浸感。由纪录片导演李东珅跨界执导,意大利作曲家斯蒂法诺·兰蒂尼融合东西方音乐元素创作配乐,共同打造出一场“视听共生”的数字艺术实验。
![]()
展览特别设置名为“四方盒子”的沉浸式空间,未来将以流动展形式走向全国,推动“大馆带小馆”的协作机制,促进文物资源跨地域共享。现场观众反馈,在这一空间中“仿佛能与文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体验到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
会议还设置了多场主旨演讲与平行论坛。敦煌研究院、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机构专家,分别围绕“数字敦煌”“无界发展”“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交流,从理论到实践诠释“跨界”与“融合”的多元路径。
据悉,《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早鸟票将于11月中旬开售,12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观众可通过深圳美术馆官方小程序及山海APP等平台购票入场,亲身走进这场以“相”为媒、以光为韵的丝路文明对话。(供图:深圳美术馆)
